在电脑终端上点击、操作,输入申请,一封关于特许药械使用的申请便从位于海南自贸港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以下简称乐城先行区)内的医院,发往了100多公里外位于海口市区的省卫健委等监管部门。用时仅仅数分钟。
这是乐城先行区特许药械追溯管理平台上线后,为园区医疗机构在用药用械申请上带来的便利。平台上线前,园区内的医院需要派人前往海口提交书面申请,仅在路途中就要花上数个小时。
数据“跑路”,远比“车轮”“跑路”快得多。借助新上市的特许药械追溯管理平台,乐城先行区实现了园区极简审批的深化升级,线上不见面极简审批,在大幅便利园区医疗机构办事的基础上,实现了审批速度的大提升,将系统建设前患者平均27天的审批等待时间,缩短为朝夕之间。
这也是乐城先行区智慧化升级的第一步。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顾刚说,今年7月20日乐城管理局正式发布智慧乐城“三件套”,从服务患者、服务厂商、服务监管等多个方面,让数据“多跑路”“快跑路”,实现海南自贸港园区中唯一一个无物理围栏的全过程监管,让作为自贸港先行区的乐城先行区既能够放得开,也能够管得住。
今年1至6月份,乐城先行区进口药品和器械总额达到了793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5.7%,即使在疫情期间也呈现出逆势增长的强劲势头。有了智慧乐城的助力,将更快推动乐城先行区的发展。
新平台带来新变化
这是一套全国领先的监管服务系统。
当特许药械到达口岸后,通过检查为特许药械赋码,其便进入实时被监控状态,在申请审批、采购、仓储、物流运输、领用使用以及不良反应监测等各个环节中,相关信息均能够通过追溯系统实施传输至监管部门。
“一个最直观的变化,我们不用再每次派人到场监督,大大提升了药械应用效率。”乐城医药监管局常务副局长李丽静介绍,以前为了保证药品药械不流弊,特许药械应用各个环节包括出仓,监管部门都需要派员到场监管,“一来工作量大,二来耗时较长,现在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且也更利于患者带药出园使用。”
今年3月28日,省委、省政府出台新政,允许患者将仅供自用、少量的口服临床急需进口药品带离先行区使用。但开放的前提,是必须“管得住”。
“新上线的特许药械追溯管理平台,就很好的展现了乐城‘管得住’的方面。”顾刚说,该系统正式上线前,已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试运行,没有发生一起流弊事件,“系统利用窄带物联网、区块链、3D GIS电子围栏等技术手段,实现了特许药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信息不可篡改。”
特许药械应用不仅“管得住”,还不给患者增添麻烦。药品药械从报关进入到保税仓开始,就进入到全流程的电子监管,中间环节全部由数据来“跑腿”“跑路”,患者只需坐等用药用械。
“这和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省卫健委副主任周国明介绍,以前特许药械的使用,需要医生根据病人的需求提出申请,由省卫健委对医生的资质和用药用械的临床需要是否合理进行审批后,再由省药监局再根据药械的注册情况和全球收集到的不良反应监测情况进行核准,最终批准后才能将特许药械从乐城保税仓中取出使用。
特许药械追溯管理平台上线后,既能方便患者就医用药,也能让监管工作通过数据更加可视化,监管更有力。“不仅能监管医院,也能监管患者用药,确保药品不流弊和用药安全。我们有带药出园等很好的政策,但只有管得住,这些政策红利才能真正落到人民群众身上。”周国明说。
审批服务再升级
新系统的应用,也带来乐城管理局服务新升级。
乐城先行区是海南省最早实行极简审批的园区之一。借助“六个试行”等极简审批制度改革释放的活力,乐城先行区飞速发展,一大批建设项目加速落地。
特许药械追溯管理平台,让极简审批在乐城先行区也实现了转型升级。特许药械电子审批系统,基于电子签章,实现审批工作数据共享与高效办理,一方面实现“不见面”完成审批咨询、申请与资料上传及审批经办情况与结果的智能化告知;另一方面实现行政审批内部审查、决定等环节的全程无纸化操作,对审批全流程及经办情况实时监控。
过去,极简审批更多指的是,传统领域里面通过“瘦身”最大限度提速增效;现在,乐城先行区把极简审批与不见面审批,让审批在“瘦身”的基础上,再添一对数据“飞毛腿”,两者的完美结合,带来审批服务的优化再升级。
李丽静说,特许药械追溯管理平台上线后,将传统的纸件审批、现场监管,转变为信息系统实时跟踪审批、监管,“传统审批可能需要27天时间,而且要经过多个部门串联审批,这个时间对等待救命药的病人来说,是非常难熬的。而现在,通过平台线上审批,平均1天的时间就能完成。”
“园区内医疗机构都接入了平台,能够很便捷地在线上提交特许用药申请。”博鳌国际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线上提交用药用械申请,大大减少了医院跑腿的次数和时间成本。
乐城先行区作为医疗园区,审批服务的优化升级还具有更深一层的意义。“乐城先行区在‘极简审批’改革中始终坚持医药审批特点,注重用药用械的便利性。”顾刚说,围绕这一主旨,省卫健委、省药监局以及海关部门等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包括压缩审批时限、建立专门工作机制、创新海关监管模式等,所有工作的目标是为了让患者来乐城先行区看病就诊更加便利、快捷,“我们在做好监管的同时,也一定是服务患者的。患者只负责正常看病就诊,所有的审批和服务都由医院(机构)和行政部门来做。”
乐城园区“智慧化”起步
与特许药械追溯管理平台一起发布的,还有“乐城全健康”小程序和永不落幕国际创新药械线上展,这“三件套”共同构成了1.0版的“智慧乐城”。
“自贸港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公开透明可预期。通过智慧乐城,让这一理念能够更早实现,从而构建更优质的营商环境,为药械厂商和广大患者提供更多便利。” 顾刚说,智慧乐城,服务包括患者、医生、医疗机构以及乐城的合作伙伴等在内,围绕大健康、全健康的理念,并为最终实现全民健康,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撑和帮助。
这也是海南建设自贸港的重要内容之一。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后,我省进一步明确,要推进市场化改革,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省委还提出,要推动各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高起点谋划、高水平推进“智慧园区”建设,提升智能化、智慧化水平,推动海南自贸港实现“弯道超车”。
“智慧乐城三件套”也是乐城“智慧园区”建设迈出的第一步。通过“乐城全健康”小程序,患者能够便捷地在微信上挂上“院士号”;通过永不落幕国际创新药械线上展,观众能够随时随地漫游参观,云端看遍全球领先药械;通过“智慧乐城”,国际药械厂商等企业,都能够零距离接触自贸港,了解自贸港,对接自贸港。
这些也是乐城先行区作为海南自贸港先行区作出的积极探索。顾刚说,智慧乐城1.0版本的探索将为未来更进一步的改革、开放积累经验,通过智慧乐城的建设,希望通过积累数据,以便能够让乐城在自贸港建设中的发展更进一步,并率先运用自贸港政策实现无物理围栏围网的电子监控区。
乐城先行区始终以打造中国医疗对外开放的世界级窗口为目标。“这要求我们在用好国家赋予的各项政策的同时,要对标国际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并形成制度及体质机制创新的经验。”顾刚说。
目前,乐城管理局正筹划将园区打造为一所“综合大医院”,通过系统性、有规划地运用特许政策,有效整合、优化配置好乐城先行区已有的医疗资源,借助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在医学诊断、临床治疗、医院运营等领域不断创新,打造智慧医疗产业综合体,构建面向全国的医疗大数据平台,为全国患者及医生更好地服务;并通过数据化、智慧化升级,优化政务服务与营商环境,全面赋能乐城先行区的发展,构建一个优政、兴业、惠民的智慧先行区。
“未来,我们希望当智慧乐城发展到4.0、5.0版时,已成为一个全产业链的公共服务平台,能够将涉及全健康的方方面面容纳进来,并成为自贸港全健康的非常重要的展示及发布平台。”顾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