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99年!中國共產黨肩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始終高揚人民至上的旗幟,帶領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中國共產黨99歲生日之時,人民網海南頻道特別推出“建設自貿港,黨徽更閃亮”系列報道,從不忘初心、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多個方面,講述多名基層黨員的故事,展現自貿港建設中的黨員擔當。
人民網7月3日電(宋彤桐)“你看,這就是我們的灣坡鴨,它們生長在優美的自然環境裡,喝著溫泉水長大,以玉米、水稻為主食,自由捕食稻田、濕地裡的小魚、小蝦和田螺,肉質特別緊實!”在三亞市水稻國家公園的灣坡鴨產業示范基地旁,海棠區灣坡村第一書記、鄉村振興隊長盧杰不無自豪地介紹。作為送禮佳品,灣坡鴨售價明顯高於市面上的鴨肉價格,“像我們真空包裝的鴨子禮盒,一盒一隻鴨,六斤重,至少可以賣到168元錢”。
如今,灣坡村的灣坡鴨養殖已經形成一定規模,月出欄量超過一萬隻﹔令人想不到的是,“去年,我們灣坡村全村養鴨的村民隻有一戶在規模養殖,全村灣坡鴨隻有幾百隻”,盧杰告訴記者。
工作中的盧杰(左一)
小鴨子身上有大商機
2019年2月,被任命為灣坡村鄉村振興隊長的盧杰第一次來到村裡,就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我在和村民聊天時發現,他們對於‘灣坡鴨’贊不絕口,但全村卻隻有幾戶養鴨。”在品嘗過鴨子后,盧杰的疑惑更深了,“灣坡鴨鴨肉鮮甜,連我這個不碰‘白斬鴨’的人都吃了好幾塊,為啥大伙不養鴨?”
經過多次和村民了解情況,盧杰才發現,灣坡鴨子品質雖好,但營銷方式落后,產品的名氣和品質不匹配,“賣不出去,大家信心受挫,漸漸地都不養鴨了”。
然而,考慮到灣坡村許多村民有養鴨的基礎,且村裡自然環境優良,盧杰認為,“養鴨”大有可為。他判斷,隻要解決”酒香還怕巷子深“的難題,灣坡鴨一定會受到市場歡迎。
親力親為贏信任
由於經常奔波在田間地頭,盧杰的褲腿總是高高卷起,“要想做好一件事,首先要讓大家都相信我,才能勁往一處使。如果每天都穿著白襯衫,隻說不做,沒有人願意聽你的”。
為了重振村民養殖灣坡鴨的信心,盧杰做了大量的考察調研工作,翻閱了許多相關資料、咨詢了多位專家,親自前往省內各市縣學習農產品的推廣經驗﹔還在村內開展鄉村振興大講堂,邀請專家向村民普及新型農業知識,幫助他們變革觀念,用盧杰自己的話說,就是要為村裡培養適應自貿港建設的“新型農村人才”隊伍。
變化正在發生:以往灣坡村村民家裡大多種植單一經濟作物,一季收獲完土地空置,造成資源浪費,現在,村裡鼓勵他們發展“種養結合、稻鴨共作、魚鴨混養”﹔以往村民養鴨、殺鴨、賣鴨多為“家庭手工作坊”,現在,村裡養鴨已形成一定規模,殺鴨由專門的屠宰場包辦,賣鴨則在線上線下均有銷售,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鴨子也從單純的“菜品”轉變為“商品”。
黨員帶頭“先吃螃蟹”
2019年10月,經過八個月的精心籌備,灣坡鴨養殖項目被列為“一村一品”扶持產業項目,實現正式落地。項目以村集體入股投資、村民自願出資的形式吸引了25戶村民參與,而這25位社員裡有將近70%是黨員。“這25戶村民起到了引領作用,大家都在觀察他們養鴨子養得好不好”,盧杰表示,通過黨員帶頭,讓經濟效益說話,項目自然而然會吸引更多有意向的村民加入到養殖灣坡鴨的產業中來,從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養鴨既要規模化、規范化養殖,也要保証品質不出錯,不能急於求成”,“一村一品”的意識慢慢被盧杰灌輸到灣坡村民的心裡。在嚴控品質、供銷相適應、重新定位的基礎上,“三亞灣坡鴨,天天泡溫泉,吃魚又吃蝦”的口號越來越響。
對於灣坡鴨的未來,盧杰描繪了一幅大圖景,“我們現在正在籌備‘中央廚房’,研究更多灣坡鴨的烹飪方式,進一步挖掘灣坡鴨身上的美食文化,通過打造“黎族家宴”“海棠禮物”,將“灣坡美味”和我們美麗鄉村的美景有機結合起來,促進農旅融合、文旅融合,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