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书,纸短情长。它记录了一段段革命事迹,蕴含了一颗颗赤子初心,也彰显了一片家国情怀!海南省文明办联合人民网海南频道推出“海南红色家风”专栏,与海南知名作家共同穿越时空隧道,与先烈们展开心灵对话,感受浓厚炽烈的初心使命,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

分享到
  • 讲述海南的“家风故事”讲述海南的“家风故事”

海南“红色家风”主题读书活动举办

10月14日,海南“红色家风”主题读书活动在海口举办,各界代表齐聚一室,深读海南的红色“家风故事”,弘扬革命者的红色家风,传承红色基因。
  本次活动旨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以革命前辈为榜样,树立家国情怀,努力做到崇德治家、廉洁齐家、勤俭持家,以优良家风带动民风社风,致力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激励广大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活动由海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承办,海南省作家协会支持。

读红色家书 传承先烈精神

初心永存风骨定,高风亮节家国情

这封珍贵的遗书,就是王器民临刑前给妻子高慧根亲笔写下的家书。即使过了近百年,今天我们读来仍如同一篇“惊世遗言”,一篇既感天动地、又柔情似水的红色经典。它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大革命时期琼籍先行者们远大的政治志向、纯正的理想主义和丰满的家国情怀。“为求主义实现而奋斗,为谋民众利益而牺牲。”誓词犹在,初心永存。革命者的坦荡风骨,视爱国救国、民族解放为天职的革命本色,为理想义无反顾、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对故乡、对亲人的深情眷恋……在遗书字里行间跃然纸上,读后让人感慨万千。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胡彬

以革命之血,换得自由之花

掩卷沉思,到底是什么信念在引领和支撑着这种视死如归?我的眼前再次浮现出28岁英俊的身影与坚毅的微笑,我的耳畔再次回旋“以革命之血,换得自由之花”的铿锵之语。我明白了,正是心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这一信念,他们毅然决然地献出了生命和热血。
  所谓岁月静好,只因有革命者的前行;而读一封革命者的遗书,是缅怀,更是传承与弘扬。

——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知名作家 唐彦

赤诚一生为革命,红色爱情动人心

这是一封不会被岁月风尘淹没的家书,也是一份永远被历史铭记的遗嘱。这是琼崖革命先驱者洪剑雄离世前留给新婚妻子的温暖,也是特殊年代红色爱情映照人心的火焰。简洁的文字,朴实的道理,深邃的思想,既表示了作为一位长期奋斗在外的血性男子汉对有着共同目标和理想的伴侣最深挚的爱,也表达了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人不断追求卓越高度自觉的态度。其文字里透露出的“革命道路上始终有你我”的勉励之情、“奋力有当世志”的督促之意,“把小家融入大家”的坚定之念,句句真切,动人心弦,堪称是中国革命早期无产阶级伉俪的情书经典。

——海南省作协副秘书长、海口市作协常务副主席 彭桐



革命理想高于天,不忘初心永向前

这是一封珍贵的家书,又是一封读后深感悲痛的遗书,字里行间饱含着对新婚妻子深情的思恋,饱含着战友加同志般的革命友谊和互勉之言。那些热情洋溢的话,是洪剑雄的共产主义恋爱观和人生观的自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琼籍革命先行者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情怀,以及革命者不怕前进道路上任何艰难困苦的坚定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海口市作协会员、男高音歌唱家、诗人 李庆文

坚定信仰,相互勉励

真正的革命夫妻,既是情深意重的伴侣,又是志同道合的搭档,更是出生入死的战友。洪剑雄致妻子的书信,没有儿女私情,没有家庭琐事,只有夫妻之间的鼓励、为革命赴汤蹈火的热忱。

——海南省作家协会理事,海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唐雄

一颗流星过昌洒,满腔热血献琼崖

这封家书让我们见识到,一个年轻的红色勇士单纯而又厚重的内心世界——国与家、志向与亲情、革命理想与天伦思念,在那个特殊年代融合、交织在一起,拳拳之心,跃然纸上。同时,我们也见识到一个琼籍爱国侨胞家庭的进步与开明之风。从大国到小家,远大的革命目标与温暖的天伦之情不但不矛盾,而且彼此映照、相辅相成。正是这良好的家教家风,为符克烈士的爱国主义胸怀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为民,死为民。生伟大,死光荣。”冯白驹将军在符克烈士纪念碑上的题词,就是他短暂年华的真实写照。
  正因为无数海外侨胞的慷慨支持,琼崖革命的烽火才更加旺盛;正因为符克等先烈们的视死如归、保家卫国,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乐。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胡彬



赤子情,鸿鹄志

读罢符克的家书,领悟到什么是情,什么是志,什么是信仰,什么是初心。其八十一年前的家书余温尚在,依然传导的气息与温度,彰显着一个革命烈士伟大而丰满的形象。而这些情感表达与精神向度,正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心灵财富,是感召、激励我们在建设海南自贸港进程中积极向上、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这于过去、于当代、于未来都有其珍贵的价值。

————海南省作家协会理事、海口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黄辛力

志存高远,感受信仰的力量

读红色家书的意义,莫过于回到中华民族苦难的岁月,感受那一代青年的青春之歌,志存高远,怀揣着“为了救中国“的信念,那么的悲壮,却又那么的令后辈敬仰!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海南省作协会员 李武平

至死不渝的英雄气慨

这是一封写于九十年前的家书,短短的几句话,看得人直流眼泪。写此家书时,李硕勋烈士二十八岁,他对同样年轻的妻子赵君陶的告别、叮嘱,情真意切,字字血泪,句句戳人心。
  一封短短的家书,李硕勋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对亲人的眷恋挚爱,呈现纸面。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为了自己心中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多少英勇无畏的革命先辈,舍下自己的妻儿,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他们高尚的革命情操和至死不渝的英雄气慨,永远值得后人怀念。

——海南省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主任,海口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莫晓鸣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黄长轩烈士对其弟弟亲切而严肃的教诲让我们深受感动和启发。在今天和平、宁静的日子里阅读烈士家书,缅怀他为家国牺牲自己的事迹,感受他舍生取义、大义而不忘亲、无私无畏、义重情深的精神节操,传承其红色家风,感到尤为珍贵和必要。

——海南省作家协会理事,海口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黄辛力

为大众求解放,平凡中见真章

这封家书写下后不久,黄长轩带着妻子和不满周岁的儿子回到家乡探望母亲。当他得知他所在的老部队已南下准备解放海南岛的时候,义无反顾地多次申请参战。在家住了3天的黄长轩星夜兼程,追上了南下的大部队,和战友们集结在雷州半岛准备渡海作战。1950年4月,在一次战斗中,黄长轩光荣牺牲。

——《商业观察》杂志编委,资深媒体人,专栏作者 应剑群

敢拼敢死喷薄血性 大公无私正气凛然

字字千钧的临终遗嘱,发自肺腑,句句真诚。话语中没有表功,没有志得意满,却隐含着未尽到父爱责任的愧疚和谆谆教诲的家风家训,但更多的是一个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和信念中的强烈党性。
  从敢拼敢死以身报国的突击英雄到勤政爱民的人民公仆,陈理文跨越截然不同的时代,工作内容也迥然不同,却创造着同样的辉煌。这巨大的生命能量从何而来?陈理文临终前最后的话中隐藏着答案:“我死后,一切听从组织安排……”

——海口市作协会员、男高音歌唱家、诗人 李庆文

以遂初志,而尽己责

此信开篇称呼“同志”,令人一愣。后查阅方知,将军在写给子女的诸多家书中,基本都以“同志”开头。为此,将军给孩子们做过专门的解释:“我们都是党员,党内平等,就是同志了!”从“同志”的称呼,可以看出老一辈革命家对子女既慈爱又严格。疼爱子女,决不溺爱;严格要求,细微做起。同时,也可以看出将军的家国情怀——自觉地把生命及家庭与国家和民族紧紧相联。
  无情未必真豪杰。将军既可挥刀跃马驰骋疆场,也可血肉之躯儿女情长;既对家人要求严格,也对家人关怀备至。寥寥数语,慈爱与威严,跃然纸上!
  张云逸将军展示了作为革命先烈“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的榜样精神。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英贤虽逝,精神犹在。

——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唐彦


使命在肩 初心不改

张云逸平易近人,家风朴实,他在担任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时,虽然拿着当时全国最高的三级工资,生活却一直艰苦朴素。他常常对家里人说:“破布可以纳鞋底,麦麸能喂猪,豆腐渣能做菜。我们都是普通人,一定要勤俭节约。”他戎马一生,南北征战,无暇回故乡欢承膝下,却心系家人。
  信中,他谆谆教诲侄女:“你在家里生产,也可以照料老婆婆的生活,以尽孙女的责任。”要求侄女既要安心在农村生产,还要遵循“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尽职尽责孝敬老人,照顾妈妈与阿婆,让她们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走出来,幸福地安度晚年。在这里,可以看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铁骨柔情。
  张云逸将军一生谨记“以遂初志,而尽己责”的信念,使命在肩,初心不改,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毛泽东高度地称赞他:“数十年如一日奋斗不息,是模范的共产党员。”

——海南省作家协会理事,海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唐雄

百炼成钢在基层 优良家风育后人

这不是生搬硬套打压式的教育,而是经历过战火纷飞岁月历经磨难成就自我后的言传身教。琼崖革命先辈张世英在儿子由偏远之地从军想回城里恳求之际、在儿子因表现突出被组织拟调到军区机关工作征求意见之际,屡次规劝儿子“安心”在野、留在“基层”磨炼,体现了我军优秀共产党员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对基层、战友的情怀,尤其是注重对子女的教育从点滴小事抓起,始终从严要求,让优良家风育人并得以传承的时代风范。
  中国家风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其基本功能便有训导教育子女成人成才。时隔半个世纪,张世英的表率示范,教子良言,仍清晰在耳,相信未来也会烁烁闪光。其提倡并父子践行的艰苦朴素的作风,仍是对我们这个富裕的时代的一个温馨提示,也是不断前进的社会不该丢弃的历史财富之一。

——海南省作协副秘书长、海口市作协常务副主席 彭桐

河边出生以草为床

这是一封令人深思的家书,写信人是马白山将军。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44年,写这封家书的时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1964年,而写这封家书源于马白山的女儿马洪中改名风波,马白山将军连夜写信。
  当笔者读到这封长达60页家书中的片段#038、#039的书信内容,即马白山将军的夫人唐玲在狱中生下女儿马洪中的经过,文中饱含深情、岁月如歌的文字令人深思。这封琼崖纵队杰出领导人马白山将军致女儿的亲笔信,不仅让当时年轻的女儿深谙红色革命精神,也让更多的历史细节展现给后人。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海南省作协会员 李武平



家国真情系,儿女中国心

一封家书不知承载着多少人的思念和悲喜,尤其是在时局动荡、战火纷飞的年代。而从马白山将军的家书中我除了能感受到他们的思念和喜悲外,还读出了一种力量、一种希望,那种力量和希望使我深深震撼,久久不能平静。
  “家书”外形和材质大抵不过是几页纸罢了,但蕴含于其中的重量可不是几页纸所能承担的,其凝聚于其中的情感,足以抨击人心。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封家书时,便被它的红色精神所吸引。红色,一个多么美好又多么引人深思的颜色啊!为了它有多少人甘愿付出汗水,青春乃至生命!为了它有多少事令人感叹至极,铭记于今!为了它又有多少时间在长河中划下一道深深的记号!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海口作协特邀会员 蔡建东

饮水思源践诺言,海枯石烂心不变

如今一些人不知道泉在何方,井在何处,还有一些人明明在大树底下好乘凉,却忽略了前人栽树的辛劳。“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忘记历史,忘记先烈们艰苦卓绝的奉献。共产党人带着穷苦百姓翻身求解放,为百姓谋幸福,这些誓言都已经成真。而今我们迈上发展新征程,共产党人优秀的品质和执着的理念,依然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财富和思想动力。
  历史掀开新一页,海南发展也迎来新局面,广大黎、苗族人民已实现全面脱贫,正在奔小康的道路上奋进。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更是推动美好新海南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前进过程中仍会遇到新的困难,更需要继承共产党人的创新智慧和担当精神,这就是王国兴良好的家风教育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商业观察》杂志编委,资深媒体人,专栏作者应剑群

红色家风故事传递红色力量

微博话红色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