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魂畫像
(1903–1944)
黃魂,原名符權重,海南瓊山縣(今海口市)人。1922年,黃魂考入瓊山中學,勤奮讀書,能思考,有膽識,成為瓊山中學學生領袖之一,組織和領導學生進行革命宣傳,揭露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互相勾結、瓜分瓊崖的行徑。1926年3月,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秋,黃魂中學畢業,和陳安國、陳紹堯等愛國青年返回家鄉瓊山縣第十三區進行革命宣傳,秘密發展中共黨員與籌建農民協會,建立中共南江支部和區農民協會,黃魂任支部書記兼農民協會主席。
1927年瓊崖四二二事變發生,5月,黃魂任中共瓊山縣第十三區委副書記,他與區委書記陳紹堯進行艱苦深入的宣傳發動工作,組建涵泳村等一批黨支部,建立農民赤衛隊。12月初,全區1000多名農會骨干及赤衛隊員集中在仁台山區成立十三區赤衛隊,宣布成立十三區農民協會和蘇維埃政府,有力地推動全區的武裝斗爭,十三區成為瓊山較早開展革命武裝斗爭的地區之一。1928年3月,瓊崖紅軍第一次反“圍剿”斗爭開始,1930年4月,黃魂被任命為中共定安縣委書記,他領導重建定安縣各區委,深入發動群眾,擴大革命活動區域。1932年初,黃魂調到中共瓊文縣委工作,經常撰寫文章在縣委創辦的刊物上發表,擴大革命宣傳的影響。同年7月,黃魂任中共瓊東縣委書記,領導瓊東縣反擊國民黨軍陳漢光部對瓊崖革命根據地第二次“圍剿”。1935年春,他任中共瓊崖特委委員,負責宣傳工作,主持出版《特委月刊》和《紅旗報》。1936年5月,在中共瓊崖特委第五次擴大會議上,黃魂被選為特委常委兼宣傳部長。主辦內部半月刊《黨團生活》《布爾什維克》和對外出版《救亡旬報》等報刊,宣傳共產黨的政治主張,激發人民的抗日熱情。1941年2月,在中共瓊崖特委第三次執委會上,黃魂再次當選為特委常委兼統戰部長。大力開展統戰工作,善於團結社會各屆上層人物,爭取他們投身到抗日斗爭行列。7月,他當選為瓊山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11月,當選為瓊崖東北區抗日民主政府委員。1942年3月,任瓊山縣抗日游擊司令部總指揮,領導反“掃蕩”作戰。1943年冬,黃魂被任命為瓊崖南區軍政委員會主任,領導建立南部山區王大鄉根據地,在沿海地區建立龍道鄉、寶學鄉、福玖鄉等抗日民主政權,使感恩河以北的沿海平原游擊區連成一片,使沿海抗日根據地和山區抗日根據地連接起來。1944年4月,他領導成立昌感崖聯縣抗日民主政府,南區的抗日形勢出現新的局面。同月,黃魂被任命為瓊崖抗日獨立總隊政治部主任。5月3日,黃魂奉命回獨立總隊部赴任,途經昌感縣四榮鄉 (今東方市四更鎮)上榮村附近時,遭日軍圍擊。他在戰斗中擊斃2名敵人后,因腹部中彈被俘,當場被殺害。日軍撤走后,群眾將他的遺體埋葬於上榮村東北角的赤坎坡。海南解放后,其墓遷葬於海口市金牛嶺革命公墓。
文章來源: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辦公室)
文字整理:陳宇聰 程小斌
往期回顧:
本欄目由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和人民日報社海南分社、人民網海南頻道聯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