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士第
(1900–1979)
周士第,又名周士梯、周力行、周平,海南乐会县(今琼海市)人。7岁入本村私塾,11岁考入乐会县立高等小学,14岁考入琼崖中学。他早年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琼崖中学等7所学校成立琼崖十三属学生联合会,周士第被推选为干事,与王文明、杨善集等学联领导人参加领导琼崖学生运动。
1923年春,周士第赴广州,结识了共产党人徐成章,并参加徐成章等人发起成立的琼崖评论社的活动。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同年11月毕业后,参与组建孙中山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先后任见习官、副队长、队长,曾参加支援广宁农民运动、平定商团及军阀叛乱、援助省港大罢工、保卫广东革命政府等斗争,受到中共两广区委的高度赞扬。192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11月,周恩来以铁甲车队官兵为基础,在肇庆组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周士第任第1营营长,后任该团参谋长、代理团长、团长,参加北伐战争,同叶挺一道,指挥汀泗桥、贺胜桥等战斗,为北伐军将军阀吴佩孚残部驱逐出湖南、湖北立下赫赫战功。所部敢打硬仗,屡建奇功,被誉为“铁军”,之后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周士第任团长。
1927年8月1日晨,周士第拒绝国民党军二十五师师长李汉魂跟随张发奎的要求,根据中共前敌委员会决定,率七十三团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十一军二十五师师长。起义军南下广东失利后,他辗转于香港、南京、上海、西安、福建等地,参与策划推翻蒋介石的活动。1933年,周士第到福建19路军处建议蔡廷锴联络红军、反蒋抗日,并受命到中共中央革命根据地边境接潘汉年、张云逸等到福州同19路军洽谈。
抗日战争爆发后,周士第任八路军120师参谋长,先后参加指挥著名的陈庄战斗和黄土岭战斗等重大战事。1940年秋,周士第粉碎了日军三次“扫荡”,接着参加了百团大战。1942年1月,贺龙、关向应去延安后,周士第主持军区工作,参与指挥春季反“扫荡”,并取得田家会战斗的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周士第先后任晋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第1兵团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第18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协助徐向前工作,参与指挥晋北、晋中、太原、扶郿、进军西北、西南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士第历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司令员、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军外训练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1959年以后因病再没有担任实职工作,1979年6月30日,周士第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文章来源: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
文字整理:陈立超 程小斌
往期回顾:
海南党史百名人物|海南黎族领袖王国兴:不当“山大王”一心跟党走
本栏目由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和人民日报社海南分社、人民网海南频道联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