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黨史百名人物|許士杰

【查看原圖】

許士杰

(1920-1991)

許士杰,廣東澄海縣(今汕頭市澄海區)人。1938年2月參加革命,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共樟籍鄉支部書記、西樟鄉總支書記。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1943年隆都淪陷前后,許士杰以開小藥店為掩護,搞情報,做內應,配合潮澄饒敵后抗日武裝工作隊打擊當地日偽政權。1944年11月,任中共潮汕鐵路工委組織部長、副書記。抗日戰爭勝利后,許士杰於1945月10月調回澄海隆都開展統戰工作。1946年9月,許士杰任中共普寧縣委組織部長、副書記﹔1948年后歷任中共潮澄饒平原縣委書記兼潮澄饒平原武裝突擊隊政治委員、邊縱第四支隊第十四團政治委員、中共潮汕地委潮澄饒分委副書記兼澄海縣委書記,在潮安、澄海、饒平3縣領導武裝斗爭,直至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49年11月,許士杰任中共澄海縣委書記,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把澄海縣發展成為全國農業先進縣之一。1953年后,許士杰歷任粵東區黨委工業部副部長,中共汕頭地委常委、工交政治部部長,中共廣東省委書記處辦公室副主任、省委辦公廳副主任、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省委農村工作部副部長等職。1962年,許士杰挂職下放,任中共新會縣委書記。1964年,任中共海南區委副書記,這是他第一次到海南工作。1971年調回省裡任職,擔任廣東省革命委員會政策研究室主任。1974年任中共肇慶地委書記、肇慶地區革命委員會主任、肇慶軍分區第一政委。1981年4月起,許士杰先后任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廣州軍分區第一政委、廣東省顧問委員會副主任等職。他擔任廣東省委常委兼廣州市委常務書記、書記期間,經常深入基層,注重調查研究、開拓創新,走在改革開放的前列,被廣州市民推舉為“十大杰出公仆”之首。

1987年9月,許士杰任海南建省籌備組組長﹔1988年4月海南建省后,擔任中共海南省工作委員會書記、海南省委書記、海南軍區黨委第一書記,並當選為海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作為海南省首任省委書記,許士杰把實現鄧小平對海南經濟特區的構想作為領導海南改革創新發展的最大動力。1988年9月,在中共海南省第一次代表大會上,許士杰作《放膽發展生產力,開創海南特區建設的新局面》的報告,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放膽發展生產力,一時成為特區人的口頭禪。“發展市場經濟”,也很早在黨代會的報告中提了出來。許士杰以強烈的改革開放意識,著眼於發展生產力,提出首先必須進行體制改革,從1988年始,海南率先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按市場經濟規則辦事﹔率先進行省級機構改革試驗,探索“小政府、大社會”的管理架構﹔探索以股份制為主的合作制經濟,“特區中的特區”洋浦應運而生。許士杰認准一個方向,就是要打破一切妨礙生產力發展的條條框框,海南經濟特區最關鍵的是必須開放,以開放促開發,以開發促發展。對外開放就是和資本主義打交道,資本主義國家通行的是市場經濟規則。隻要堅持共產黨領導,各種經濟形式、發展形式都可以試。海南建省之初,許士杰率團到香港、新加坡、泰國考察,宣傳海南開放的優惠政策,拜會工商金融界人士,學習和研究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規則。許士杰認為要放膽發展生產力,國際上通行的經驗都可以試,可以做。他提出海南干部要具有“五湖四海”:即世界的眼光,博大的胸懷,戰略的思維。要與國際市場對接,考慮問題要用世界眼光。要大氣,不能目光短淺,不能計較一事一物的蠅頭小利,不要怕別人來海南賺錢。要海納百川,讓海南成為全國人才制高點。在海南經濟特區創業發展,不能有一夜暴富思想,要艱苦奮斗,在打基礎中前進,要創造性地用足用活中央賦予海南的特殊優惠政策,凡是政策沒有明文規定不可以干的,隻要對生產力發展有利就可以大膽試驗,大膽實踐。

1989年3月,圍繞洋浦成片開發問題在國內外引發所謂“洋浦風波”。面對巨大壓力,許士杰等海南省主要領導聯名上書中共中央、國務院,詳細匯報引進外資開發洋浦的意圖、原則和具體做法,指出一些人對洋浦開發的指責完全是離開時間、地點、條件看對外開放政策。許士杰等對洋浦開發模式據理力爭,得到了中央領導的充分肯定。4月28日,鄧小平作出批示:“我最近了解情況后,認為海南省委的決策是正確的,機會難得,不宜拖延,但須向黨外不同意見者說清楚。手續要迅速周全。”很快平息了關於洋浦開發模式的爭論。1992年3月,國務院下發《關於海南省吸收外商投資開發洋浦地區的批復》,正式批准設立洋浦經濟開發區。洋浦的開發建設,對海南經濟特區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許士杰是第六屆、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代表,是中共十三屆中央委員。1991年7月27日,許士杰因病在廣州逝世,終年71歲。

文章來源: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辦公室)

文字整理:程小斌

往期回顧: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瓊崖工農群眾的領袖——王文明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垂斌:投筆為槍獻身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馮平:舍身為革命 視死忽如歸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許俠夫:以筆為戈照亮青年斗爭路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三華:巾幗英雄 為黨犧牲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李愛春:不做大官,要做大事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反日保西沙”宣傳小隊長——周逸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黃昌煒:尋求真理 獻身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德華:一生為黨 堅貞不屈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楊善集:革命同志死一人,生百人!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何毅:有勇有謀干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永芹:英勇將領 浴血戰場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楊樹興:領導農民反壓迫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徐成章:革命先驅 馳騁疆場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符向一:瓊崖英烈獻身荊楚大地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符節:怕死就不是共產黨員!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李源:寧死不屈寫忠誠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王綽余:打造瓊崖土地革命模范區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民選縣長王大鵬的革命道路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官天民:一腔赤誠洒熱血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黃學增:鐵血丹心耀南粵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徐天柄:播撒革命火種 點燃信仰之光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楊學哲:從容就義 氣貫長虹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嚴鳳儀:滿腔赤誠為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黃振士:黎族嬌子 革命忠魂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林一人:巾幗戰士 與夫同行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李碩勛:鐵骨錚錚,摧不垮的浩然正氣!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吳炳泰:從海口走出去的紅軍優秀指揮員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王天駿:組建紅色娘子軍 足智多謀擒敵首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振亞:矢志不渝獻身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傅佑山:大義凜然 英勇不屈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邢慧學:不讓須眉的革命女杰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王海萍:馳騁沙場顯英豪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譚明新:浴血奮戰為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郭天亭:能謀善戰屢克強敵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馮國卿:威震敵膽聞名全島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王文宇:戰功赫赫真英雄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歐照漢:矢志革命洒熱血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黃魂:熱血忠魂 浩氣長存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王業熹:為革命出生入死

海南黨史百件人物|符明經:滿腔熱血投革命 赤膽忠心獻青春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朱運澤:不畏艱險 英勇向前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王白倫:鞠躬盡瘁 一心向黨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馮白駒:一身鐵骨 一面旗幟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謝育才:用一腔赤誠書寫革命人生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郭儒灝:矢志不渝跟黨走 忠誠無私赤子心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黃振亞:屢襲強敵建奇功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符克:海外赤子熱血報國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琴:劍膽琴心鑄忠魂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吳浪渡:寧死不屈 慷慨就義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林伯熙:變賣家產 投身抗日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抗日巾幗許如梅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李振亞:血染紅棉映丹心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林李明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乃石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符振中:民軍少年變身沉毅軍人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庄田:南征北戰鑄傳奇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馬白山:浴血天涯鑄將星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劉秋菊:瓊崖女杰 不讓須眉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渡海作戰英烈黃長軒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雲四婆:“革命母親”的傳奇人生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賴傳珠:從山溝裡走出的開國上將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楊少民:海外赤子回國抗日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海南黎族領袖王國興:不當“山大王”一心跟黨走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鄧華:南征北戰勇無敵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何浚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吳克之:良將精兵戰績豐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韓先楚:一代戰將創造木船打跑軍艦奇跡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黃康:挫折澆不滅革命熱情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張池明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袁升平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洪學智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曾鏡冰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符確堅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周士第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理文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馮鏡橋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斯德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如龍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何英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盧勝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林修德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胡鬆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羅天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青山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符志行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楊澤江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宋慶齡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肖煥輝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雲廣英

本欄目由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和人民日報社海南分社、人民網海南頻道聯合推出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2021年06月19日15:22
分享到:
(責編:劉陽陽、陳海燕)